close
中國時報【簡榮輝╱宜蘭報導】
雪山隧道改變了宜蘭生活結構與步調,影響層面有利有弊,宜蘭綠色博覽會TBM展示區邀請8名年輕當代藝術家,將雪隧概念搭配各種議題,化為各種裝置藝術,提供遊客省思。
宜蘭原本往返台北的交通要道僅北宜公路與濱海公路,2006年雪隧通車後,打通了宜蘭往返台北的交通隔閡,也逐漸改變宜蘭原本的生活型態,如今最常被提起的農舍、交通議題,皆與雪隧帶來的便捷交通有關。
「在地文化藝術也因雪隧產生變化。」文化局長林秋芳表示,大家多關注雪隧帶來的觀光發展及交通、農舍等後遺症,卻鮮有人注意到,在地藝術也同樣受到衝擊,部分因此凋零,卻也有部分接受洗禮並進而轉型提升。
林秋芳說,為了讓大眾看見雪隧通車前後的各項改變,特別邀請8名宜蘭在地的年輕藝術家,以年輕人視野創作雪隧通車後的宜蘭等8件裝置藝術,展示在宜蘭綠色博覽會的TBM展示區。
其中1件揹負鑽頭的黑色機械狗《好運二號TBM》,高達3米的龐大體積,成功吸引遊客目光,更是許多孩童眼中的新奇大玩具,成為園區內的拍照熱點。
《好運二號TBM》創作者李文政表示,工作室收留了2隻流浪狗,分別取名「好運」、「好命」,因此作品多與流浪狗議題有關,雪隧TBM的題材較生硬,因此將兩者相結合,利用廢材拼裝成揹負鑽頭的機械狗,並以其中1隻收養流浪狗為名,孩童遊戲過程即可傳達環境教育、雪隧挖掘史及關心流浪狗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雪隧通車後-8藝術品說利弊-215004098.html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